第 127 章_七十年代海岛嫁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27 章

第(2/3)页

写好,每道题看清楚题目,好好检查两遍,放平心态正常发挥就好。”

  “好,妈妈,我这回肯定很仔细的。”双双咬一[kou][su]脆的油条,真香。

  程铮今天也没急着去部队,而是叮嘱闺女,“慢慢吃,今天咱们一家送你去考场。”

  高考考场外可谓是人山人海,程铮已经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甚至还略带一丝紧张,这样的心情可不多见了。

  拥挤的人群中,简璐捏了捏闺女的手,平和道,“正常发挥就是,我们等你考完了出去下馆子啊。”

  双双今天扎了个松松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圆润的杏眼里都是光亮,“好,妈,我可要点很多好吃的!”

  “去吧去吧,好好考啊。”王大娘看着孙女和她的同学们进场,视线舍不得离开。

  回去路上,程铮谈起这事儿,只道,“怎么双双参加高考,我感觉比我当初第一次参加新兵检验还紧张。”

  简璐搭着程铮的胳膊,“这就叫关心则乱。”

  二天高考,有条不紊地度过。

  高考完的学生们像是出笼的鸟儿,瞬间自由自在起来。

  双双和家里人上县城下馆子,饱餐一顿,又收了一堆礼物。妈妈给买了钢笔手表和一堆雪花膏、珍珠霜,对了,还有一支颜[se]淡淡的[kou]红。

  双双可喜欢那只[kou]红,当即试了试,嘴唇粉粉嫩嫩像是水蜜桃一般,好看得她舍不得擦掉。

  爸爸给了她一个BB机,是时下最流行的,听说要大几百块钱呢,可以发消息给别人,特别方便。

  双双抱着研究了好一阵,专程和妈妈的BB机联络一回,当看到妈妈的BB机上出现了自己呼叫的消息,只觉得神奇。

  双双高考发挥不错,理科总分710分,她估分630左右,和家里商量一番,报考了首都大学新闻系,在填报志愿一个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因无他,双双从小时候家里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起,就对新闻很感兴趣,现在家里已经换上了12英寸彩[se]电视机,她也即将离家。

  “闺女要去首都读书。”程铮心中有些惆怅(),

  “▁()_[((),

  离家里也太远了。”

  “孩子大了,总得出去闯闯的,首都发展好机会多,年轻人过去也是好事。”简璐安慰他,“你是没见双双多有主意,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想好了。”

  程铮琢磨琢磨,闺女从小主意就正。

  因着要从华国南边坐火车去首都,路途遥远,双双的行李可没少带。

  [nai][nai]就是最放心不下的一个,担心孙女去读书穿不暖吃不饱,光是棉袄就让带了二四件,再给收了好几条棉衣棉裤。

  “丫头,[nai]在北边可待了几十年,前辈子都在那边,不说到冬天,一到秋天就冷得很,你可别嫌带多了,这些衣裳到了冬天都是能保命的。”

  双双自然宽[nai][nai]的心,“[nai][nai],我听你的,多带些厚衣服,不能冷着自己。”

  “就是,还是你听话。”

  棉被和厚衣裳都被打包先寄过去,包裹速度慢,等她们坐上绿皮火车出发到了首都,估摸也差不多能收到包裹了。

  临出发那天,周围邻居都过来看热闹,嚷着让双双好好学习,寒暑假回来看看大伙儿。

  她从小在家属院里长大,是被这些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大家看她都有些感情,“知道,我肯定一放假就回来。”

  冯秀慧看着这大家子出发,双双走在简璐旁边,母女俩都快差不多高了,不禁感慨,“这怎么一眨眼,双双都要出去读大学了。”

  “她们这批娃,一个个都往外走咯。”梁海生转头一看,只觉得家属院里这片似乎冷清不少,以前院子里一群孩子在打弹珠,跳绳,跳房子,可热闹。

  现在呢,一个个都长大了,全出去了。

  =

  H市开往首都的绿皮火车在去年提过速,现在全程需要两天半外加一夜。

  一家人买了四张卧铺票,拥挤着上车,程铮走在最前面开天辟般在人群中“杀”出一条道路。

  等把两个蛇皮[kou]袋,一个藤编行李箱放好,一家人这才歇[kou]气。

  “妈,照相机放哪儿了啊?”双双刚上车就想拍照,妈妈在开学前额外送了自己一个照相机带去大学,正和她的心意。

  “放你行李箱里头了。”

  “好。”

  翻找出照相机,双双装上胶卷,咔嚓就在卧铺车厢抓拍了一张妈妈和爸爸说话的照片。

  “来,我给你拍张照,当个纪念。”程铮听到动静来了兴致,让闺女坐到下铺去,准备拍一张孩子上大学的纪念照。

  只见双双乖巧坐在卧铺,背后是车窗外快速闪过的金灿灿麦穗,小姑娘盈盈一笑,咔嚓,照片拍好。

  “到了首都,我得拿去照相馆洗好。”

  卧铺车厢里另外两个上铺的同志见着这一家人还有能随手携带的照相机纷纷探头看热闹。

  “同志,你们照相机真厉害啊,还能在火车上拍照。”

  “孩子马上要去上学了,拍着玩儿的。”

  ()  “哦,读大学的吧?我刚上火车的时候见着好多大包小包准备去读大学的。”

  “是。”程铮生出一股自豪与骄傲,闺女确实给自己长脸,“我闺女考上了首都大学。”

  “哎呦,不得了不得了,这小妮子厉害嘞。”

  双双听着爸爸跟对面上铺的叔叔侃大山,顿时有些脸红,拿着军用水壶就要出去透透气,“妈,我去打水啊。”

  “行,路上慢点儿,走路当心。”

  “知道了。”

  热水在她们卧铺车厢的后面四个车厢的连接处,双双一路走过硬座车厢,见到许多大包小包的年轻面孔,双双立马明白,其中不少都是和自己一样准备去大学报道的准大一新生。

  秋意渐浓,打上热水的双双抱着军用水壶抿上一[kou],只觉得一阵暖流涌入四肢百骸,她静静站在打水处,突然被人叫住。

  “同学,你是去大学报道的吗?”

  双双回头,见到两个年轻姑娘,约摸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青[chun]动人,“对呀,你们也是吗?”

  “是!”

  年轻真好,二个姑娘萍水相逢,打个水的功夫便聊上了

  两个姑娘也是去首都大学报道的,和双双是同届新生,因着这层关系,二人立马[shu]络起来,甚至叫人有些激动。

  “我叫鲁善芳,她叫范思婷。”

  “我叫程可盈,你们可以叫我双双。”

  接下来的二天绿皮火车之旅,双双时不时就去硬座车厢找两个同校同学聊天。

  简璐倒也乐见其成,孩子开朗活泼,多认识些朋友是好事儿。

  “以后你们过去也有个照应。”

  “妈,我给她们送点吃的过去,咱们带的杏仁[su]和麦[ru][jing]放哪儿了啊?”

  双双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2xiaoshuo.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