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_七十年代海岛嫁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94 章

第(2/3)页



  “我可没说瞎话。”孔六嘴皮干,一急就容易上火,说出的话像是机关枪似的,“我在招待所外头的垃圾堆里捡的,不怕你们笑话,我们经常去找点吃的用的,这些住招待所的人就是[lang]费,好些好东西都不要扔了,可不便宜我们了嘛!这手表就是我运气好,捡到的。先说好,咱可不偷不抢,不干那些下三滥勾当!”

  越听越玄乎,简璐问他,“这是国外的表,能在这儿招待所捡到?”

  “不是,我说的是真的!”孔六见两人都不相信,急于证明自己,从裤兜里掏出一本册子和一支笔,“看看,这是和那手表一块儿裹着的,肯定是不小心带去了。我不认字儿,捡了手表其实我没想自己拿着,要是还回去,那手表主人肯定要给我点儿感谢费嘛,结果招待所的人说,那是外国人,人家不会再来了!我也没法,只能拿来卖了。”

  简璐看着上面的册子,立马扭头看向蔡秀娟,两人都发现了,这册子她们也有一本,是七月初即将举行的全国商品展销会的宣传册,扉页还是邀请函,写了参会人员名字,蔡秀娟不认识英文,简璐知道,Sam和Mary。

  看这模样,十有八.九是来考察投资的外国人,不小心丢了邀请函和手表,这么一想,这手表便有用了。

  “行,这手表我要了。”简璐想清楚了,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给孔六,“我兴许能见到手表的主人,到时候还给她,这钱就当是替她感谢你捡到手表吧。”

  幸福来得太突然,孔六懵了,一百块钱?十张大团结?!

  “这么多啊?”

  “拿着吧,不过这册子和笔都给我吧,我到时候还人家。”

  “成成成,你拿去!”

  简璐把钱递过去,接过手表用一张手帕包起来装进包里,又看一眼这人,倒是个天生干销售的料子,问一句人姓名,得知他家就在附近,这才去火车站。

  “璐璐,你花一百买手表啊?”蔡秀娟不解。

  “带着去Z市,兴许对

  ()  我们有用。”

  简璐向她说起后面几年的发展方向,“现在改革开放了,以后外商注资会很多,要是我们能签上国外订单,业务线就更上一层楼。”

  蔡秀娟整个人都是懵的,要和外国人做买卖?

  简璐知道,前世蔡秀娟的珍珠产业做得大,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可一直没打开国外市场,一开始是眼光没有那么长远,等后面反应过来,已经没什么机会挤进去了。

  “对,咱们得国内国外的业务两开花嘛。”不过一切还得等蔡秀娟开私人养殖场开始,现在全是公家的,办事很多不便。

  两人上了绿皮火车,听着哐当哐当的声音睡了一夜,在第三天下午到了Z市。

  Z市位于华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位居前列,街上的高楼建筑林立,来往行人衣着已然褪去近半的蓝灰黑[se]系,往亮眼时髦的颜[se]款式迈进。

  程铮的战友何锋就在火车站门[kou],穿着橄榄绿军装,十分打眼,旁边是他的媳妇儿。

  “是弟妹吧?”

  “何大哥,嫂子,我是简璐。”简璐和人打了招呼,向他们介绍蔡秀娟。

  何锋是附近驻地部队的副团长,比程铮大半岁,两人在军校结识,当时还分的一个宿舍,正儿八经当了半年室友,感情自然没得说。

  “老程这回没跟着来真是可惜了,我还指望跟他喝二两酒嘞。”

  简璐听程铮说过,这人是个酒量好的,“他走不开,你们后头肯定有机会喝一回。”

  何锋在这一块儿[shu]悉,前天接到程铮的电话,打听了展销会的地址,便提前帮着定了附近最近的一家招待所的房间。

  “这会儿来肯定都没房了,你们两个女同志住一间正好。”

  简璐和蔡秀娟出示了户籍证明和介绍信以及展销会邀请函,这才办理入住。简璐放好行李,第一时间花钱在招待所前台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顺便让程铮记下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忙完自己的事,简璐看向二人,“何大哥,嫂子,谢谢你们啊,不然我们还得住远点儿。”

  何锋浑然不在意,又领着二人去吃国营饭店,付粮票和钱的时候,说什么都没要简璐付。

  “简璐,你别跟他争,哪有让你们付钱的道理。”何锋媳妇儿忙推开简璐的手。

  何锋这才稳当地将钱和票递给服务员,又回头看着简璐,“今儿要是你付钱了,我下回可不好意思去见老程。”

  简璐收回手,也没再强求。

  在饭桌上,何锋两[kou]子向两人介绍起Z市的情况,从哪里的供销社百货大楼多,哪条街住的人最多,什么工厂在哪里,方方面面都说到位了。

  “你们有空也可以在这块儿转转,这里和你们海岛上还是挺不一样的。”

  “行,我们肯定要[chou]时间看看的。”简璐可是还带了照相机的。

  吃了饭,何锋两[kou]子送两人回招待所,这才离开,临走前特意[jiao]待一句自己驻地部队的地址,有什么急事儿可以来找。

  蔡秀娟从下火车开始就没再[cao]过心,只感叹,“他们当战友的感情真好啊。”

  “是的,和亲兄弟差不多。”

  两人吃饱喝足走进招待所大堂,在大堂沙发上见到了一个老[shu]人。

  杨秉华是今天下午五点多到的Z市,只订到了两公里外的招待所房间,打听了一下没有蔡秀娟的名字,便又过来这边招待所看看。

  结果问到了蔡秀娟和简璐登记的名字,人却一直没见着。

  “你们俩刚到就出去了?”

  “杨工,好久不见。我们出去吃了晚饭。”简璐挺久没见过杨秉华,如今再见发现他随和多了,之前可还挺爱板着脸,有股知识技术分子的傲气与古板。“你吃了没?”

  “吃过了,简璐同志,听说你考上大学了?可喜可贺啊。”

  “谢谢杨工。”

  杨秉华得知二人是受简璐男人所托,安排战友两[kou]子来帮忙倒也安心,“有[shu]人就是好办事啊,我们还住得远些。”

  “我这也是跟着璐璐享福。”

  寒暄几句,三人便在招待所大堂商讨起后天就要举办的展销会来。

  “这回是全国最大型的商品展销会,各行各业的产品样品都会送来,就说珍珠培育的就有三家,对了,你们带的珍珠怎么样?”

  蔡秀娟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个小绒布袋子,她想着出来一趟不容易,有人要看珍珠也方便,当即解开袋子,抓出十多颗珍珠摊在掌心。

  “杨工,这是我们最近几年养得最好的珍珠,你看看!”蔡秀娟说起这事儿就骄傲,毕竟,这都是自己一天天看着培育出来的。

  杨秉华从蔡秀娟掌心拿起一颗珍珠,只见这珍珠比上回自己见到的还要透亮,质地颜[se]光泽都是上乘。

  “你们这个搞得好啊,不输E市的。”

  E市位于华国最大的淡水湖流域,拥有培育珍珠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现在珍珠培育技术还在起步摸索阶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2xiaoshuo.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