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6. 物理(十一)
第(3/3)页
代就是从小学读到刚上高中,十五六岁在现代还是个还在,但是在以前已经是能用瘦小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的了。
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大抵是这样的,去除小一点的考试不算的话,先考上童生,然后经过院试、由各个地方大学政监考。这个院士是明清才开始有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吧读到老也是童生的也大有人在。
当然,学政一官,明清开始设置的,大抵是朱元璋被考场舞弊案给吓跑了,特地设置了这一官职,给科举多一份保障。
舞弊,即使是现在都在严抓,总有人自己不努力,就幻想着可以通过舞弊改变命运。
但是,即使是抄成了状元,之后总是要在朝堂上和别人见真章的,总不能别人锦绣文章,到了抄袭者,随便说什么都会赢得满堂喝彩吧
不会吧,不会吧,这么明显不会觉得很有用吧
“哈哈哈,就是那些人究竟在想写什么,肚子里一点墨水都没有,还没我朱元璋里面,送进来也没有升官加爵的细分”朱元璋可气了,毕竟,任谁刚当上皇帝,想着用科举在民间摇人,结果民间摇人摇来了一批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人,还想占着位置不做事。
朱元璋那里受得了这个气直接大清洗,更是一度想要废弃科举。
不过,即使他这么惨,也不是没有用江南供养全国,所以勉强扯平。
乡试三年一次,秀才参加,考中了就是举人老爷,其中第一名是解元。
关于这个中举,有一篇范进中举的文章,一方面写了中举的难度有多大,另一方面则是揭露了一个社会现状。
因为“万般皆下品”的思想,让社会对考上举人的执念,有资格去当官的执念,也是对年纪很大依旧在三年又三年的不慢。
明明可以有更大的舞台,更为健全的社会身份,但是只因为科举,一辈子都耗死在了这棵歪脖子树上,不得不说是对社会人才的浪费。
“一辈子,考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有脸进考场,不是,我真的很不理解,他们都不需要养家糊口的吗”
朱元璋不懂,朱元璋大为震惊,但是转念一想。
这样能给各行各业筛选掉一些傻子,也挺好。,,
记住手机版网址:m.62xiaoshuo.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